謠言追追追 排卵針不會催來更年期

試管嬰兒技術發展至今已經有40多年的時間了,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因為對於療程不瞭解及不信任,沒有和專家確認就在網路或是媒體上傳播各種謠言及假消息。打排卵針是為了讓本來會萎縮的卵子長大成熟,提升試管嬰兒成功率。
我想諮詢
2020-09-01
作者 送子鳥生殖中心

試管嬰兒技術發展至今已經有40多年的時間了,幫助了很多困難生育的夫妻,完成了家有孩子的幸福夢想。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因為不瞭解,所以在網路或是媒體上傳播各種謠言及假消息。因此,為了讓大家對試管嬰兒有更深入的了解,我們列出各種謠言一一破解。
 

打排卵針會造成卵巢早衰甚至提早停經

會有這樣的謠言,主要是打完排卵針通常當月可以取到10顆以上的卵子,而正常女性每個月只有排1顆卵子,所以不了解的人會以為多排卵子會造成卵巢早衰。實際上正常女性在青春期的卵巢約有30~40萬顆卵子,而女性一生總共會排出400~500的卵子,所以大部分的卵子都萎縮消失了。打排卵針是為了讓本來會萎縮的卵子長大成熟,提升試管嬰兒成功率。卵巢早衰其實是卵子萎縮的太多或太快,以至於提早停經,大部分和基因遺傳、熬夜、生活壓力或是環境汙染有關。

排卵藥物會造成卵巢癌

由於排卵藥物會直接刺激卵巢排卵及分泌賀爾蒙,不了解的人就會聯想成刺激會增加卵巢癌的機率。首先,卵巢癌大致可以分成兩種(如圖),低惡性度癌(low-grade carcinoma)和高惡性度癌(high-grade carcinoma),低惡性度癌發生機率很低,是<5%,通常是囊腫細胞的KRAS/BRAF基因突變,很少發生轉移,手術切除的預後良好;高惡性度癌發生率為70%,和輸卵管上皮的TP53、BRCA1/2基因變異有關,發現通常已經轉移,因此預後不好[1][2]。根據2019年考科藍(Cochrane)實證醫學的回顧報告,不孕症本身就是卵巢癌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,而不孕症加上排卵藥物的使用,有零星的研究會增加低惡性度卵巢癌的發生,但研究數量不多證據力薄弱,而有較多的研究證實,不會增加高惡性度卵巢癌的發生[3]。因此對於不孕症患者來說,目前並不需要特別擔心排卵藥物的影響,反而應該積極努力儘早懷孕,就能減少卵巢癌的危險因子。

 

試管嬰兒會比較不健康

由於健康的定義太廣泛,我們先從試管嬰兒的染色體異常率談起,2002年的一篇文獻提到,試管嬰兒做單一精蟲植入術,胎兒體染色體異常率約0.4%,比自然懷孕的0.07%稍高[4]。早產、胎兒體重過輕及胎兒先天異常的機率稍微偏高,可能和試管嬰兒夫婦年齡偏高、新鮮植入時高雌激素內膜環境以及一次植入兩顆以上胚胎有關[5]。不過,以上都是早期試管嬰兒技術的結果,而現在試管嬰兒技術已經更加進步。例如第三代試管嬰兒胚胎著床前基因篩檢(PGT-A)技術,選擇染色體正常的胚胎植入,就能減少胎兒染色體異常率。使用冷凍胚胎植入,每次只選擇植入一顆胚胎,就可以減少早產及體重過輕發生的機會,讓胎兒更加健康。

 

所以說,打排卵針不會造成卵巢早衰,也不會造成高度惡性卵巢癌發生。染色體異常,可選擇胚胎著床前基因篩檢降低風險。冷凍的單一胚胎植入,則可以降低早產及胎兒體重過輕的發生率。各位難孕夫妻們,在充滿變數的求子道路上,我們會一路陪伴破除謠言找出正確的抉擇,幫助大家盡快且愉快地享受家有健康小孩的幸福溫暖。

 

參考資料

  1. Cho KR, Shih IeM. Ovarian cancer. Annu Rev Pathol. 2009;4:287-313.
  2. Kossaï M, Leary A, Scoazec JY, Genestie C. Ovarian Cancer: A Heterogeneous Disease. Pathobiology. 2018;85(1-2):41-49.
  3. Rizzuto I, Behrens RF, Smith LA. Risk of ovarian cancer in women treated with ovarian stimulating drugs for infertility.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. 2019;6(6):CD008215. Published 2019 Jun 18.
  4. Van Steirteghem A, Bonduelle M, Devroey P, Liebaers I. Follow-up of children born after ICSI. Hum Reprod Update. 2002;8(2):111-116.
  5. Chen M, Heilbronn LK. The health outcomes of human offspring conceived by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(ART). J Dev Orig Health Dis. 2017;8(4):388-4020.

原文章上線日期:2019-01-04

【延伸閱讀】

*醫療行為需與醫師討論進行,本篇文章僅反映當時治療狀況與建議